computer Aided design:blog Aided charity

2007年8月27日

屏東協力造屋



第一次參與協力造屋,在屏東,
不是幫弱勢團體蓋房子,是為了客家文化
謝英俊在屏東取得『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競圖案,
設計維持一貫『生態簡樸』,不高談闊論艱深的建築概念,
純粹以『人群動力』與『簡易工法』運作建築。

這棟蓋在客家文化園區的『砂包建築』也一樣,
沒有設計理論牽絆,靠簡單俐落的自然環境素材,
打造別於都市建築、鋼筋混凝土的現代施工方式。

一切回歸人類原始對建築的本能渴望,
就地取材,將地上砂土裝進『喀土袋』中,
一包一包堆疊起建築牆面。

輕鋼架組成屋架,披覆四層防水隔熱材,
最後,將屋架吊置在堆疊成的砂包牆上。
屋架垂直載重全仰賴砂包傳遞,
沒有任何柱子支撐,
屋架水平位移靠四向鋼索拉地固定處理。(…more

這是何等的建築行動,根本不需建築師核章,
核心價值不在專業技術,而是協力精神開發,
只要有蓋房子的衝動(或人道建築的心念),
人人皆可放手搏之(皆可參與建築救援)。
以『三到五人』作為量產『人道建築』的運作單位,
即使僅一人有建築或協力造屋經驗,
一樣可以拓墾協力造屋。

並且,這,還未放入『Digital Fabrication』,
想到,將數位組構(Digital Fabrication),
應用在這樣的建築協力模式中,
人道建築計畫就越來越清晰可見。

『人道建築』,可行!!

2007年8月23日

用『電腦輔助建築』,跨進慈善


圖片來源:MIT FFDGETHZ CAAD


程式(Grammar)輔助 組構(Fabrication)


這是需深入研究的議題,短期並無可描述的具體慈善成果。
在此需承認,這是較為艱辛的任務,但其孕育著無限的慈善應用價值。

目前,國際上有幾個研究機構,正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發展,且持續邁進著。

兩個著名的研究案例:



一為全美建築排名前三的 麻省理工 MIT,由 Sass 領導的研究已刊於SCI期刊:
(1)06 lsass caad future 2005
(2)Larry Sass SCI paper

一為 愛因斯坦 母校的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ETHZ,其作品成果亦令人振奮:
(3)eCAADe-2005 LISBON SOWA A 001
(4)xCube web

*如需引用,請務必註明兩所學校來源出處。

由上述研究可瞭解,以『程式』演算建築組構形式,
在取得演算數據後,皆有可能被實際製造而出。

如在『程式階段』,放入『快速、簡易量產』的設計構想,
電腦也可以創造符合『慈善建築』實際應用目標的,
且有機會創作豐富多元的樣式,不再是傳統印象的組合屋。

組合屋的組合方式,真的都要單一樣式嗎 !?



透過電腦的設計前置思考,與大量演算的技術優勢,
其提供更 多樣的組構樣式(Pattern)。
不再是統合的、平淡的、簡易的棲身殼。
如耗費相同精力、經費搭建組合屋,
我們是否仍趨向於僅為『組合目的』而組合的『組合屋』?
一般組合屋數位組構屋 相比,
除技術性、視覺性、豐富性提升之外,
是否能改變或注入災民積極情緒,不得而知,需由進一步社會研究驗證。
但注入災區新活力,卻是指日可待,與積極正面的建築作為。


*現階段我們要做的,
並非開發這類技術,而是先透過這樣的慈善運作,
向研究機構請益技術,以實際應用在有需要地區,
並間接地協助研究機構累積相關經驗與慈善交流。




組合屋圖片來源:http://www.24777328.com/products.asp
數位組構屋圖片來源:http://ddf.mit.edu/projects/CABIN/index.html

2007年8月20日

楊儒門 + 謝英俊 + 中研院研究員 + 國際NGO工作者

令人振奮的跨領域組裝


來到謝英俊的第三建築工作室,在上週(2007/08/14),
電話中,雖聽謝老師提及國際研討會內容,卻不知這般精彩。

是一個反全球化的研討會工作營『alter-globalist movement』,
浩然基金會主辦,邀集全世界的非營利組織(NGO)工作者,
與台灣正從事非營利計畫的個人或團體做經驗交流。
Lawrence因投入第三建築工作室,
意外與此團體交流『人道建築構想』。

全球財團,每天有五十兆金錢在銀行產生鉅額利息,
財團透過此龐大利潤,對環境進行破壞與剝削弱勢團體,
訂定『象徵公平遊戲規則』,
舉凡貨幣交易、國際油價、甚至專利所有權等。
這樣看似公平正義的規則
實則控制中產階級與弱勢團體想扭轉貧窮或開創新局的能力。
Lawrence聯想建築例子:『高額房價化』讓財團以『貸款』使役人民,
迫使人民提供財團為所欲為的環境競爭力與破壞力。

在這裡認識了幾位朋友,
Luis Lopezllera分享他的想法:改變貨幣交易,以時間取代幣值。
系統循環譬如:
B幫助A工作1小時,則C可幫B煮菜1小時,
則D又可幫C打掃1小時,最後A幫D紡織1小時。
過程沒有任何物質交換,純粹以『信任、互助』代替金錢上的貨幣交易系統。

秘魯婆婆Christina Lavalle則感性分享秘魯的原住民運動:
在秘魯森林部落時,原住民善良地將全村唯一的床給她睡,誠摯保護她,
但當她帶原住民朋友來都市時,母親卻以歧視眼光待遇原住民朋友,
這樣的冷漠感觸,
讓她決定走入原住民運動,誓言改變秘魯原住民不平等遭遇。

中研院研究員,則給Lawrence參與第三建築工作室另類鼓勵:
謝英俊建築師不是一般建築正規軍,
第三建築工作室是建築戰場、社會革命聚集地。
『我知道!我來戰爭的!』Lawrence馬上回應他。
他握住我雙手,抱以大拇指呼應…

深夜,
在閱讀事務所資料時,終發現大拇指意義:
謝英俊協助邵族重回『祖靈地』造屋,在沒有土地所有權情勢下。
原住民世界裡無『權狀地』只有『祖靈地』,
這是流傳的生活模式、對自然的敬畏態度。
一個建築師謙卑尊重此想法,並給予建築專業支援,
單槍匹馬為邵族扛起法律責任對抗政府組織,
建築界有幾個勇士,擁有這般大膽作為!?

瞭解大拇指意義,在看了MIT演講文後:
美國學界詮釋『台灣 建築界羅賓漢-謝英俊』。
瞭解大拇指意義,在看了成大實習生網誌後:
『謝英俊:那些公文我看一看就拿去生火了…』
『學生:酷耶!』
(這裡確實天天用木材紙張生火驅蚊)

印象最深刻的朋友,是楊儒門。
一如電視上低調,
平易近人的草根性與單純,很快就打破彼此陌生尷尬。
我們在爐邊生火,天南地北聊著彼此的理念與要面對的難題,
從深夜十點聊到凌晨一點多,
他不斷提醒建立『現實殘酷性』的生存法則。
訂一年時間,過程再來反覆檢視可行性與自我能耐,
這是非營利計畫的起點,『經費與決心』將牽動計畫的永續性。
非營利組織必需永續才有價值,
永續需先『養活組織自己』,再影響關注議題,最終並改變社會。

與儒門兄對話讓Lawrence油然起敬,
因他完全不為『成名』所動,絲毫沒有物慾價值的雜念,
依舊光著腳、背著睡袋,在中南部非營利團體間忽隱忽現。

因為他,醞釀了更多知識分子共同投入改善農民生活理想,
楊儒門、謝英俊、中研院研究員、國際NGO工作者的搭配,
好令人振奮的跨領域組裝!!

參考網站: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575
http://publish.lihpao.com/Editorial/2007/07/06/1202/index.html

2007年8月17日

以『數位科技』瀏覽 強颱聖帕(SEPAT)來襲

數位科技讓生活便捷,
只要有『網路』,就能即時與氣象局同步接收氣候資訊,
沒有分秒落差,無絲毫遲緩。
在cAdbAc上,大家可以即時觀測颱風位置,
不論上班、上課、網咖、coffee shop,
只要有網路,你也是氣象局 局長!

操作說明如下:
將下列捲軸 Taiwan 改成 E.Asia-Dynamic
您可即時觀看動態天氣狀態

建築、海外、志工

八月十七日,凌晨十二點半,
一群人在第三建築工作室閒話家常,
無意間發現,
伙伴們也懷有『海外志工』的夢想,
雖然在人生旅程中訂定這樣的夢想很奇特且極具挑戰性,
但無疑是自我肯定與實踐關懷人群的正面態度。

好棒~
當發現身邊有更多建築背景的朋友也在做同樣的事時,
真的無比興奮,
好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實現『建築、海外、志工』的人生計畫,
並克服海外志工所需面對的加倍勇氣磨練,
加油!
建築不難、志工不難、身在第三世界也不難。

成大鵑后與其他有心參與的朋友,
祝福你們實現願望!!

這是Lawrence蒐集到的海外志工相關網站:

1) 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2) TaiwanICDF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3) 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4) 台灣世界展望會
5)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6) eNPO 青年福利社
7) GYSD志工青年行動網
8) 國立政治大學 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9)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0) 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

國際性的夢想資助計畫:
1) 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2) Johnnie Walker

2007年8月16日

轉載:Robin Hood Architecture - Two Taiwanese Architects at MIT


建築界的羅賓漢 – 兩位台灣建築師在 MIT

This April,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sted two lecturers from Taiwan: Ying-Chun Hsieh (謝英俊) and Sheng-yuan Huang (黃聲遠). Hsieh’s lectur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n Community,” was possibly the most explicit example of how architecture can play a strong positiv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Asian context. Huang, titled his talk “In-Between Breaks,” where he presented a family of projects from the Yi-lan region elaborating his unique approach to political haggling and community oriented design. Both lecturers were invited by our relatively new Department Head, Yung Ho Chang (張永和) who arriv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from Beij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academic year. Chang’s introductions to these lectures stressed the strong social conscience of both architects—a quality that is often rare in the lecture circuit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schools which is steadily veering towards the star system.

今年四月份,麻省理工學院主辦了兩場來自台灣的講座:謝英俊與黃聲遠。謝建築師的演講「社區永續營造」可能是最清晰的範例,說明建築如何在當代的亞洲脈絡下扮演有力、正面的社會及環境角色;而黃建築師將他的講題定為「介於喘息之間」,以宜蘭地區的一個家戶設計為引線,闡述他對於政治紛爭與社區取向設計的獨特見解。這兩場演講都是由我們近期上任的建築系主任張永和先生所邀請,他於這個學年的開始抵達麻省劍橋市,張主任在這兩場演講的引言中,特別強調兩位建築師任重道遠的社會責任感 — 在美國建築學院不斷朝向明星系統的講學路線中通常罕見的一種品質。

Hsieh, who delivered his lecture in Chinese with a student translator, began by announcing that he prized the opportunity “to be in such a technical institution,” so that he might actually “discuss technicalities” to a truly receptive audience. While this might have seemed a bit daunting at first, it soon became clear that for Hsieh, designing details represented a real opportunity to consider and intervene in some of the most bas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presented in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noting that many indigenous Taiwanese people lacked work, Hsieh explained that he and his collaborators have designed several light weight steel assemblies that allow unskilled laborers to construct their own housing and community centers. The simple replacement of welded connections with screws, he noted, radically reduces the cost of framing while also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pen to a far greater number of people. Once the tribal community with which he had worked fully absorbed the assembly process, Hsieh went a step further by aiding the tribes’ people to set up a low cost factory in their village. The factory, built on a budget of $20,000, mass produces Hsieh’s prefabricated steel elements so that they can be sold to other communities in need of low-cost housing. Hsieh called this an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System,” independent in the economic sense, all the while engaging in issues such as housing, labor and sustainability in a radically inventive way.

謝建築師以中文演說,由一位學生進行翻譯,一開始便談到他很重視這個「得以在如此技術性的學院」裡演講的機會, 使他真的可以和一群確實能接受的聽眾「討論專業技術」,儘管初聽來有一點令人氣餒,但接下來的演說卻逐漸清晰,對謝建築師而言,細部設計再現出一個真實的機會,去考量與介入那些反映在建築與構造中、最基本的社會與環境議題。舉例來說,謝建築師解釋道由於許多台灣原住民缺乏工作,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便設計了幾種輕量的鋼構配件,讓沒有專業技能的勞工也能自行組裝他們的住家與社區中心,他指出這種以螺栓取代焊接的簡易替換,大力地減縮了結構的經費,並且將構築過程開放給更多更多的人參與,一旦和他一起工作的部落社區完全掌握組裝過程之後,建築師便進一步幫助部落裡的人在他們的村子裡建設一個低成本的工廠,這個在兩萬塊美金的預算下打造出的工廠,大批生產謝英俊設計的組合式鋼構件,以便銷售至其他需要低成本造屋的社區,謝建築師將這樣的行動稱為「自立營造系統」,在經濟層面上自立,並且以相當創新的方式,持續致力於各項議題如住宅、勞工與永續性。

…More

資料來源:http://www.atelier-3.com/mediawiki/index.php/Main_Page

2007年8月15日

With Borders All Around, the Stateless Seek Home



無國籍者 先有國才有家

藏身在世界偏遠角落的數以百萬計散居人口,無名小卒、
哪裡的公民都不是,被政府遺忘或忽略,戶口普查也不予計算。

這些無國籍的人有許多也是世界上最窮的人,
而且全都是公民權利受剝奪最嚴重的人。
沒有公民資格,他們通常也就沒有就學、
接受健康照護或擁有房地產的權利。
他們也不能投票或出國旅行,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連離開居住的城鎮也不行。

很多原因讓他們變成無國籍:
移民、逃離、人種或種族的排斥、歷史造化弄人,
但是總的來說,根據一份報告說法,
這些沒有歸化的異鄉人是『人類當中最脆弱的一群』。
他們遭虐待時沒有途徑可救濟,
也沒有管道取得資源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沒有聲援者。
形形色色的他們,共同缺乏的是一項基本的人類需求: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

大約有兩百萬人在泰國,主要是少數民族和山地部落,
這或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無國籍人口。
許多人出生於泰緬邊界的偏遠地區,
沒有文件證明他們自己或父母之一是在泰國出生。

隨著全球化世界的人口流動,面臨類似困境的人正在增加。
新民主政體興盛也是一個因素,特別在非洲,
公民資格的授與和褫奪被當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根據統計,全球仍有一千五百萬名無國籍者;但是就其特性而言,
這是一個沒有人能夠確知的數據…

這是一個亟需建築團進入與人道團體援助的灰色人口,
幾個救援組織已長期進駐,

包括世界展望會、無國界醫師組織、國際紅十字會、慈濟等,
但很可惜的,在這需要名為『家』的灰色世界中,
卻沒有建造實體『家』的專業者有組織性的整合出現。

建築師們,沒收錢可以作設計蓋房子嗎?
醫師可以不收錢,投入人道救援,
建築師不可嗎?
醫學界可以組醫學團奔向第三世界,
建築界不可組建築學團投入嗎?

只要信念與清楚、完整的組織,
一定很快就可以出現建築專屬的第三部門,
Lawrence,我相信。

參考資料:http://udn.com/nytimes

聯合報4/25(三)
教育C7
張佑生翻譯
原文: 紐約週報 四版

2007年8月8日

世界展望會 18飢餓三十



一個特別場合,
世界展望會 對Lawrence發出請求,
需壯丁協助『飢餓30』活動進行,
雖然跟建築一點也沾不上邊……
但,欣然接受,
這代表將開始與 展望會 聯繫互動,
是互信與深入建築援助議題核心的必要過程。

謝謝來協助的兩位壯丁:Scottie、白爆。
任務是保護、注意飢餓中的6500人,
並維護台大體育館的公共安全。
手臂掛著『安全維護組』的一種識別證。
感謝天,一切平安!!

來到這裡,感觸很深,
其中一段最令人難忘的故事,
是關於烏干達叛軍下的女人。

『如果是妳,怎麼做?』

妳是一個媽媽,或抱著、牽著、提著五個小孩,
已經跑不動了,叛軍仍在後面追。
妳要繼續帶著孩子跑,然後被抓?
還是,
放棄孩子,讓他們被殺,妳逃跑?

再往下看。

那位媽媽,少女時即被叛軍擄走,
做為不人道的叛軍奴隸,
孩子是叛軍不負責懷孕的生命,
五個孩子曾是媽媽五個痛苦、仇恨、夢魘的過去,
媽媽現在逃了,叛軍在後面追。
但,五個孩子,媽媽卻一個也沒放棄!

媽媽用盡愛全力呵護醜陋的過去,
媽媽的愛是什麼?
被抓,再被毒打,一個媽媽獨自承受。
新生命,新生活,五個孩子共同承受。

那位媽媽好偉大。
如果可以的話,去幫助那位媽媽吧!
去幫助更多的媽媽吧!

不多,你只要捐一塊錢就夠了。
如果,你更有能力的話,來這裡看看→ 愛心捐款

2007年8月7日

又看到了一項奇蹟,Google !!

關於Google無私開放原始碼的精神,
利基點在此展露無疑!!
Lawrence家周圍的即時地圖,你可以馬上看到!





Google開放原始碼,引來無數高手撰寫周邊程式,
當他們寫出的外掛程式被廣泛應用時,
回溯而來的,是大家透過外掛回到Google。
Google的點閱率因此多一次,網路人口停留又累積10秒,
多少人點進這個外掛,
Google就累積多少的瀏覽量。
全球一天一千人,一個月即累積多30萬流量!
全球一天一個高手免費為Google撰寫外掛,
一個月會繁殖多少新入口來源給Google!

每產生一個外掛,就延伸一個入口來源,
Google每天的點閱率越高,廣告商機就越趨龐大,
Google神根本不需像Microsoft一樣賣原始碼給大眾,
靠周邊的天才高手就可為他們賺取驚人的廣告收益。

今天,發現 Embed Google 'My Maps' 這個好例子:

他們利用Google Map寫了外掛程式,
並以極盡便利、簡易的操作方式分享給眾人。
大家可把外掛程式碼放在任何以html寫成的網頁中,
透過這個貼心的外掛,
你可以在Lawrence's blog上找尋任何地方,
任何你想要知道的地方,
包括我家,一個標示A的紅色提示。

因為Google的大公無私,
讓一群體貼的人撰寫好用的外掛程式,
給另一群需要使用地圖工具的人。
Google在兩者無意的點閱後,得到了獲利。

誰說大公無私一定沒前途、沒噱頭?
好好的做、認真的思考,作為總是藏在沒有作為裡。

El Alquimista

The Alchemist / a Fable About Following Your Dream
Paulo Coelho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科爾賀


連加恩 愛呆






http://africare.fhl.net/Africare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