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r Aided design:blog Aided charity

2007年8月27日

屏東協力造屋



第一次參與協力造屋,在屏東,
不是幫弱勢團體蓋房子,是為了客家文化
謝英俊在屏東取得『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競圖案,
設計維持一貫『生態簡樸』,不高談闊論艱深的建築概念,
純粹以『人群動力』與『簡易工法』運作建築。

這棟蓋在客家文化園區的『砂包建築』也一樣,
沒有設計理論牽絆,靠簡單俐落的自然環境素材,
打造別於都市建築、鋼筋混凝土的現代施工方式。

一切回歸人類原始對建築的本能渴望,
就地取材,將地上砂土裝進『喀土袋』中,
一包一包堆疊起建築牆面。

輕鋼架組成屋架,披覆四層防水隔熱材,
最後,將屋架吊置在堆疊成的砂包牆上。
屋架垂直載重全仰賴砂包傳遞,
沒有任何柱子支撐,
屋架水平位移靠四向鋼索拉地固定處理。(…more

這是何等的建築行動,根本不需建築師核章,
核心價值不在專業技術,而是協力精神開發,
只要有蓋房子的衝動(或人道建築的心念),
人人皆可放手搏之(皆可參與建築救援)。
以『三到五人』作為量產『人道建築』的運作單位,
即使僅一人有建築或協力造屋經驗,
一樣可以拓墾協力造屋。

並且,這,還未放入『Digital Fabrication』,
想到,將數位組構(Digital Fabrication),
應用在這樣的建築協力模式中,
人道建築計畫就越來越清晰可見。

『人道建築』,可行!!

沒有留言: